上海市卫健委领导班子简介,职责、成员与工作重点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上海市卫健委")作为上海市政府组成部门,承担着全市医疗卫生健康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等重要职责,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上海市卫健委领导班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将对上海市卫健委的机构职能、领导班子成员构成及其分工、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与成效进行系统介绍,并展望未来上海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方向。
上海市卫健委的机构职能与组织架构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卫生健康工作的职能部门,其历史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卫生局建制,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2018年11月,根据《上海市机构改革方案》,在原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础上,整合相关职责,组建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标志着上海卫生健康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上海市卫健委的主要职责涵盖多个方面:负责起草本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全市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指导区域卫生健康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制定并组织实施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政策措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制定并组织落实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国家免疫规划以及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组织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负责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制定本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业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建立医疗服务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负责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和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负责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承担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等日常工作。
上海市卫健委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政策法规处、规划发展处、财务处、体制改革处、疾病预防控制处、医政医管处、基层卫生健康处、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科技教育处、综合监督处、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处、老龄健康处、妇幼健康处、职业健康处、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宣传处、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干部人事处、审计处、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处等,还管理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卫生健康统计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等多个直属单位。
上海市卫健委领导班子成员构成及分工
上海市卫健委领导班子由主任、副主任、巡视员等组成,目前班子结构合理,专业背景多元,既有长期从事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的资深专家,也有精通公共卫生政策的行政领导,还有熟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践型干部。
主任:作为卫健委的主要负责人,主持全面工作,直接分管干部人事、审计等方面工作,现任主任闻大翔同志,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具有丰富的临床和医院管理经验,2018年起担任现职。
副主任:通常设有5-6名,分别主管不同领域工作,其中一位副主任兼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负责中医药事业发展、科技创新与教育等工作;一位副主任分管医政医管、药政、基层卫生等工作,协调推进分级诊疗和公立医院改革;一位副主任分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职业健康等公共卫生领域;一位副主任分管规划发展、财务、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还有副主任分管综合监督、法规、宣传等职能工作。
巡视员: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协助主任分管特定领域工作,如老龄健康、妇幼健康等专项工作,或承担重大项目的协调推进。
领导班子成员普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素质高,多数拥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和高级职称;二是管理经验丰富,大多有医院管理或区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经历;三是年龄结构合理,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梯队;四是注重女性干部配备,符合卫生健康工作特点,班子成员平均年龄约52岁,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超过70%。
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定期召开主任办公会议和党组会议研究重点工作,每位班子成员除分管领域外,还联系若干区卫健委和直属单位,确保上下联动和工作落实,班子内部职责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形成了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与成效
近年来,上海市卫健委领导班子带领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了一系列重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上海市卫健委领导班子靠前指挥,迅速构建起"市-区-社区"三级联动的防控体系,及时制定并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强化发热门诊和哨点诊室监测作用,建立精准高效的流调溯源机制,组织实施大规模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在2022年春季上海疫情中,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医疗资源,保障了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深化医改方面,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强化区域性医疗中心功能,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居民超过1000万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建成全市统一的健康云平台,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报告查询等便民服务。
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改革,加强多病共防的综合监测预警,推进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强化职业健康保护,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在健康上海行动推进中,牵头实施18个专项行动,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4.11岁,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常见病防治,中小学生近视率首次出现下降,推进社区老年健康服务发展,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56家,建设母婴友好医院,婴儿死亡率降至2.30‰,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在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方面,牵头建立长三角公共卫生协作机制,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建设长三角罕见病实验诊断协作中心,提升区域疑难病症诊治能力。
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上,推进中山医院肝肿瘤和心血管病诊疗中心、瑞金医院消化道肿瘤临床诊疗中心等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市级医院和区域性医疗中心,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7.37张。
在中医药事业发展方面,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建立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科室,促进中医药融入社区健康服务,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提供中医药服务。
在行业治理和行风建设方面,加强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推进"廉洁医院"建设,完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机制,降低虚高价格,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未来展望与结语
展望未来,上海市卫健委领导班子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疾病谱变化、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多元化,卫生健康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数字化转型将为健康服务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生物医药科技突破将为疾病诊治提供新手段,但同时也对行业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上海市卫健委将继续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二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三是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筑牢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四是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五是推动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医疗和健康管理新模式;六是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为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七是推进长三角卫生健康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上海市卫健委领导班子将带领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开创上海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筑牢健康根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