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筑牢防线,守护榕城平安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地迅速响应,构建了科学高效的疫情防控体系,作为福建省省会,福州市肩负着保障千万市民健康与城市运转的双重责任,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宗旨,统筹协调全市资源,精准施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保障,本文将围绕指挥部的组织架构、工作机制、防控措施及社会影响展开分析,展现福州在疫情大考中的担当与智慧。


指挥部的成立与组织架构

  1. 成立背景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福州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于1月24日(除夕)紧急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卫健、公安、交通等多部门联动,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应急体系。

  2. 核心职能

    • 统筹协调:整合医疗、物资、人力等资源,确保防控工作有序推进。
    • 政策制定:根据疫情动态发布区域管控、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政策。
    • 信息发布:通过新闻发布会、官方公众号等渠道,及时透明传递疫情信息。
  3. 部门分工
    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治组、社区防控组、物资保障组等12个专项小组,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管理。


科学防控:动态调整策略

  1. 精准流调与溯源

    • 依托大数据平台(如“闽政通”健康码),指挥部快速锁定密接者,2021年9月莆田疫情波及福州时,48小时内完成10万余人次流调。
    • 引入基因测序技术,追踪病毒传播链,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 分级分类管控

    • 划定高、中、低风险区,动态调整封控范围,2022年3月泉州疫情外溢期间,福州对重点区域实施“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避免一刀切。
    • 创新“无疫小区”创建活动,发动居民参与自治,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肯定。
  3. 核酸检测优化

    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筑牢防线,守护榕城平安

    • 推行“15分钟采样圈”,全市设置常态化核酸点超2000个,2022年累计检测1.2亿人次。
    • 针对学生、老人等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升检测效率。

民生保障:温度与力度并存

  1. 物资供应稳物价

    • 启动“菜篮子”保供机制,联合永辉、朴朴等企业确保生活物资配送;2022年封控期间,日均配送粮油蔬菜超500吨。
    • 严查哄抬物价行为,立案处罚违规商家37起。
  2. 特殊群体关怀

    • 为独居老人、孕产妇等建立台账,提供上门送药、就医接送服务。
    • 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累计疏导市民焦虑情绪1.3万例。
  3. 企业纾困政策

    • 推出减税降费、租金减免等措施,2022年为中小微企业减免社保费用超12亿元。
    • 助力外贸企业“云参展”,稳住经济基本盘。

科技赋能:智慧防疫的福州样本

  1. 数字化平台建设

    • “e福州”APP集成健康码、行程卡、疫苗接种查询等功能,用户超800万。
    • 试点“电子围栏”技术,对重点人员活动轨迹实时预警。
  2. 人工智能应用

    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筑牢防线,守护榕城平安

    • 在福州火车站部署AI测温仪,每分钟可筛查300人次,误检率低于0.1%。
    • 无人机巡查公园、广场等聚集区域,远程喊话提醒防疫。
  3. 疫苗研发贡献

    依托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本地企业参与研发的鼻喷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防控网络

  1. 志愿者力量

    • 累计招募志愿者5.6万名,协助核酸采样、卡口值守等工作,服务时长超200万小时。
    • “银发先锋队”等社区组织发挥熟人社会优势,助力排查漏洞。
  2. 舆论引导

    • 通过短视频、方言广播等形式宣传防疫知识,破除谣言。
    • 邀请专家解读政策,增强市民信任感。

挑战与展望

尽管成效显著,指挥部仍面临变异毒株传播快、基层疲劳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平战结合机制,加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并总结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筑牢防线,守护榕城平安



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是榕城抗疫的“中枢神经”,其科学决策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实践,彰显了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福州将继续以“快、准、严、实、细”的作风,守护市民健康,书写更多温暖故事。

(全文约1500字)


:文中数据为模拟示例,实际需以官方发布为准,可根据需要补充具体案例或专家访谈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