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医疗队千里驰援沈阳 共筑抗疫防线—沈阳疫情最新动态报道
2022年初冬,新冠疫情再次在国内多点散发,11月中旬,辽宁省沈阳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部分区域被划定为中高风险区,面对突发疫情,江苏省迅速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派出精锐医疗队携带物资北上支援,本文将从江苏省支援行动、沈阳疫情现状、两地协作成效及社会反响等角度,全景呈现这场跨越千里的抗疫接力。
江苏省火速集结:24小时完成援沈部署
11月20日,江苏省卫健委接到支援任务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精锐力量出征:从南京鼓楼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三甲医院抽调102名医护人员,涵盖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等专业,其中68人曾参与武汉、上海抗疫;
- 物资保障:随队携带10万份核酸采样管、5吨医用防护物资及3台移动PCR检测车,总价值超800万元;
- 智能防疫支援:同步提供自主研发的"疫情预警大数据平台"使用权,助力沈阳流调溯源。
江苏省卫健委主任谭颖在送行仪式上表示:"此次支援既是对口协作机制的实践,更是‘全国一盘棋’抗疫精神的体现。"
沈阳疫情最新动态(截至11月25日)
据沈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
- 病例数据:本轮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427例,涉及沈河区、和平区等5个行政区;
- 防控措施:
- 全市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
- 地铁、公交实行限流运营
- 启用方舱医院3处,总床位2000张
- 检测能力:在江苏医疗队支援下,全市单日核酸检测能力从80万管提升至120万管,混采效率提高33%。
苏辽协作的"三个创新"模式
-
"前哨-中枢"联合流调
江苏流调专家与沈阳疾控中心组成混编小组,通过大数据比对,24小时内锁定某农产品市场为关键传播链,较常规效率提升40%。 -
移动检测车网格化布点
将3台移动检测车部署在铁西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实现"采样-检测-报告"6小时闭环,居民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询结果。 -
远程会诊平台应用
依托5G技术建立重症病例联合会诊机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已为沈阳3例危重患者提供治疗方案。
风雪中的温暖瞬间
- "热干面"支援"老边饺子":江苏护士王媛在核酸采样时,为排队居民贴上自制暖宝宝,被网友称为"最暖南方姑娘";
- 方言手册:医疗队连夜编制《东北方言医疗用语对照表》,解决沟通障碍;
- 企业联动:江苏恒瑞医药向沈阳红十字会捐赠100万元抗疫专项资金。
专家解读与未来展望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指出:"此次跨省支援体现了平战结合的防疫体系优势。"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表示,预计12月上旬可实现社会面清零。
江苏省医疗队领队周宁透露:"我们已制定两周工作计划,重点加强老年群体疫苗接种和社区防控培训,确保撤离后留下‘带不走的防疫力量’。"
从长江之滨到辽河平原,这场跨越1500公里的支援行动,既是我国防疫体系高效运转的缩影,更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当沈阳故宫的积雪渐渐消融,人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防控与守望相助的双重保障下,春天的脚步终将如期而至。
(全文共计1187字)
注:文中数据为模拟创作,实际疫情信息请以官方通报为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