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产的新冠疫苗,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众爱可维

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各国加速研发新冠疫苗,以应对病毒的传播,中国作为疫苗研发的重要力量,推出了多款国产疫苗,其中包括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隶属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发的“众爱可维”(英文名:Vero Cell),这款疫苗在武汉生产,并在国内外广泛接种,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本文将详细介绍“众爱可维”疫苗的研发背景、技术路线、有效性、安全性、接种情况及其在全球抗疫中的作用。

武汉新冠疫苗的研发背景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武汉暴发并迅速蔓延至全球,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中国迅速启动疫苗研发工作,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旗下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承担了灭活疫苗的研发任务,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依托其在疫苗研发领域的丰富经验,迅速推进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和生产。

2020年4月,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经过严格的I/II/III期临床试验验证,该疫苗于2021年2月25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附条件上市批准,成为国内第二款获批的国产新冠疫苗。

疫苗名称与技术路线

武汉生产的新冠疫苗正式名称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商品名为“众爱可维”(英文名:Vero Cell),该疫苗采用传统的灭活疫苗技术路线,即通过培养新冠病毒,再通过化学方法灭活病毒,使其失去致病能力但仍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武汉生产的新冠疫苗,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众爱可维

灭活疫苗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此前已广泛应用于流感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采用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作为病毒培养载体,以提高病毒产量和疫苗的稳定性。

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有效性

根据临床试验数据,武汉生物“众爱可维”疫苗在接种两剂后的保护效力约为72.51%,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率更高,虽然其保护率略低于部分mRNA疫苗(如辉瑞和莫德纳疫苗),但灭活疫苗的优势在于其稳定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尤其适合在资源有限的地区推广。

安全性

灭活疫苗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轻微发热、乏力等,通常在1-2天内自行缓解,III期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接种数据均表明,该疫苗安全性良好,适合18岁以上人群接种。

武汉生产的新冠疫苗,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众爱可维

疫苗的接种与推广

国内接种情况

“众爱可维”疫苗获批后,迅速被纳入中国全民免费接种计划,武汉作为该疫苗的主要生产基地,承担了国内及部分国际供应任务,截至2023年,中国已接种超过30亿剂次新冠疫苗,其中武汉生物疫苗占据重要份额。

国际推广与援助

中国积极推动疫苗国际合作,武汉生物“众爱可维”疫苗已获得多个国家的紧急使用授权,包括阿联酋、巴基斯坦、匈牙利等,中国通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帮助全球抗疫。

武汉疫苗在全球抗疫中的作用

  1. 填补全球疫苗供应缺口:在mRNA疫苗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中国灭活疫苗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及的选择。
  2. 推动疫苗公平分配:中国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减少“疫苗鸿沟”。
  3. 促进全球抗疫合作:武汉生物疫苗的出口和本地化生产(如与塞尔维亚、摩洛哥等国的合作)增强了全球疫苗供应链的稳定性。

未来展望

随着病毒变异,疫苗的升级研发成为关键,武汉生物研究所已开展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研究,并探索多价疫苗的可行性,中国疫苗企业正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疫苗技术的创新与共享。

武汉生产的新冠疫苗,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众爱可维

武汉生产的“众爱可维”新冠疫苗是中国抗疫科技的重要成果,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验证,在全球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背景下,中国疫苗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