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冠疫苗叫什么名字来着?回顾中国疫苗的研发与命名
武汉新冠疫苗的正式名称
武汉新冠疫苗的正式名称是“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武汉生物”,英文名为“COVID-19 Vaccine (Vero Cell), Inactivated – Wuh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它是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一款灭活疫苗,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另一款灭活疫苗(北京生物)共同构成国药集团的两款主要新冠疫苗。
由于武汉是最早报告新冠疫情的城市,因此许多人习惯称其为“武汉疫苗”或“武汉新冠疫苗”,但它的正式名称仍应以官方命名为准。
武汉新冠疫苗的研发背景
2020年1月,新冠疫情在武汉暴发后,中国政府迅速组织科研机构开展疫苗研发,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旗下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同时启动灭活疫苗的研发工作,灭活疫苗是一种传统但成熟的疫苗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灭活病毒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2020年4月,武汉生物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经过Ⅰ/Ⅱ期临床试验后,该疫苗于2020年12月获批紧急使用,并在2021年2月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附条件上市批准。
武汉新冠疫苗的技术特点
武汉新冠疫苗采用灭活疫苗技术,其主要特点包括:
- 灭活病毒作为抗原:通过培养新冠病毒,再使用化学方法灭活,使其失去感染能力,但仍能激发免疫反应。
- Vero细胞培养:使用Vero细胞(一种常用的哺乳动物细胞系)进行病毒扩增,提高生产效率。
- 两剂接种程序:与大多数灭活疫苗类似,武汉新冠疫苗需要接种两剂,间隔3-4周。
- 存储条件较宽松:可在2-8℃的常规冷链条件下储存,便于运输和分发。
武汉新冠疫苗的临床效果
根据国药集团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
- 保护率:Ⅲ期临床试验显示,武汉新冠疫苗的保护效力约为72.51%,与北京生物的79.34%相近。
- 安全性: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轻微发热、乏力等,严重不良反应罕见。
- 对变异株的效果:尽管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但灭活疫苗仍能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尤其是对重症的预防效果较好。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武汉新冠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EUL),认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使其成为全球抗疫的重要工具之一。
武汉新冠疫苗的全球应用
武汉新冠疫苗不仅在中国广泛接种,还被许多国家采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截至2022年,该疫苗已出口至多个国家,包括:
- 亚洲: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挝等。
- 非洲:埃及、摩洛哥、津巴布韦等。
- 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鲁、阿根廷等。
由于灭活疫苗技术成熟,且存储条件较为宽松,武汉新冠疫苗成为许多医疗资源有限国家的首选。
武汉新冠疫苗与其他中国疫苗的比较
除了武汉生物疫苗,中国还有多款新冠疫苗获批使用,包括:
- 北京生物新冠疫苗(国药集团):与武汉生物同属灭活疫苗,保护率相近。
- 科兴新冠疫苗(CoronaVac):另一款灭活疫苗,由北京科兴中维生物研发。
- 康希诺新冠疫苗(CanSino):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只需单剂接种。
- 智飞生物重组蛋白疫苗(ZF2001):采用重组蛋白技术,需接种三剂。
相比之下,武汉生物疫苗在存储和接种程序上更具优势,但保护率略低于部分mRNA疫苗(如辉瑞、莫德纳)。
关于武汉新冠疫苗的常见疑问
武汉新冠疫苗和北京新冠疫苗有什么区别?
两者均由国药集团研发,技术路线相同,但生产厂家不同(武汉生物 vs. 北京生物),保护率和副作用相似,可互换接种。
武汉新冠疫苗对Delta和Omicron有效吗?
灭活疫苗对变异株的保护力可能下降,但仍能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建议接种加强针以提高抗体水平。
为什么有人称它为“武汉疫苗”?
由于武汉是最早的疫情中心,且武汉生物研究所参与研发,因此民间常以“武汉疫苗”代指。
武汉新冠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武汉生物)是中国抗疫的重要成果之一,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尽管如今新冠疫情已进入新阶段,但回顾这款疫苗的研发历程,我们仍能感受到科学的力量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多高效、安全的疫苗将继续守护人类健康。
(全文约1500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