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抗疫,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作为河南省的顶尖高等学府,郑州大学在这场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校园防控、科研攻关,还是志愿服务,郑州大学全体师生员工都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求是担当”的校训精神。

校园防控: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疫情,郑州大学迅速响应,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了严格的校园防控措施。

  1. 封闭管理与健康监测
    在疫情严峻时期,郑州大学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进出,所有师生每日需通过“郑大健康打卡”系统上报健康状况,确保校园内无疫情传播风险,学校加强了对宿舍、食堂、教室等重点区域的消毒工作,确保校园环境安全。

  2. 线上教学与考试安排
    为减少人员聚集,郑州大学迅速调整教学模式,全面推行线上授课,教师们利用“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开展网络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学校还灵活调整考试安排,部分课程采用线上考试或延期考核的方式,保障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3. 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
    长时间的封闭管理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为此,郑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通了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并组织线上心理讲座,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情绪,学校还通过发放防疫物资、组织文体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科研攻关:助力疫情防控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在病毒检测、疫苗研发、药物筛选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郑州大学抗疫,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1. 病毒检测技术研发
    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团队与省内医疗机构合作,开发了快速、精准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提高了筛查效率,学校还参与了河南省大规模核酸检测的组织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 疫苗与药物研究
    郑州大学药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积极参与新冠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部分研究成果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全球抗疫贡献了“郑大智慧”。

  3. 公共卫生政策研究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团队结合疫情数据,为政府提供了科学的防控建议,包括风险评估、流调溯源、隔离政策优化等,为河南省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决策参考。

志愿服务:彰显青年担当

在抗疫过程中,郑州大学的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1. 校园志愿者队伍
    学校团委组织成立了“抗疫青年突击队”,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物资分发、秩序维护等工作,许多学生党员、团员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成为校园防控的重要力量。

    郑州大学抗疫,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2. 社区与基层服务
    寒假期间,许多郑州大学学生返回家乡后,积极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协助社区开展信息登记、体温测量、防疫宣传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3. 线上科普与宣传
    除了线下服务,郑州大学的学生还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抗疫科普宣传,他们制作短视频、撰写推文,向公众普及防疫知识,消除谣言,传递正能量。

社会贡献:携手共渡难关

郑州大学不仅守护校园安全,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援全国抗疫工作。

  1. 医疗队驰援疫区
    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多次奔赴武汉、上海、海南等地支援抗疫,他们不畏艰险,日夜奋战在救治一线,展现了医者仁心。

  2. 捐赠物资支援抗疫
    郑州大学校友会、基金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向疫情严重地区捐赠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急需物资,为抗疫前线提供后勤保障。

    郑州大学抗疫,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郑州大学还通过线上学术会议、联合研究等方式,与国际同行分享抗疫经验,推动全球疫情防控合作。

疫情是一场大考,郑州大学在这场考验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从校园防控到科研攻关,从志愿服务到社会支援,郑大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郑州大学将继续秉持“求是担当”的精神,为战胜疫情、保障人民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团结一心,共克时艰!郑州大学,与祖国同行!

发表评论